寒假社会实践④ | 探寻村史,领略惠女风情;雕琢影雕,传承非遗匠心
发布时间:2025-02-10 供稿单位:600cc全讯白菜 动态浏览次数:5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青年一代对地域文化的深度理解与实践探索,2025年2月8日,600cc全讯白菜青苗社会实践队来到泉州惠安,开启了一段意义深远的文化探寻之旅。

       实践队第一站来到大岞村史馆。踏入村史馆,实践队员们被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吸引。从古老的渔具到传统服饰,从往昔的生活场景复原到村落发展历程的图文展示。在村史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作为古老渔村,大岞村曾凭借简单渔具开启渔业探索,面对多变海洋,村民们默契协作,撑船撒网,收获生活希望。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队员们被大岞村独特的惠安女文化深深吸引。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惠安女服饰的设计巧思,这些服饰不仅色彩明快、搭配协调,更有着防风、防晒、便于劳作的实用功能,彰显着先辈们的智慧。惠安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独特的服饰文化,成为大岞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来到惠女风情园,实践队员们被风情园民俗展示区丰富的展品所震撼。古老的农耕工具、精美的刺绣工艺品、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照片,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惠安女的勤劳与智慧。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入了解惠安女在渔业、农耕、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在惠女风情园的海岸边,惠安女们向实践队员们展示捞网、修补渔具等技艺。只见她们身姿矫健,双手紧握渔网,随着身体的转动,渔网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下,动作一气呵成,尽显渔家儿女的利落与豪迈。在修补渔具时,惠安女们坐在矮凳上,手指灵活地在破旧渔网间穿梭,眼神专注,勤恳的身影令实践队员们印象深刻。

       最后,实践队走进泉州旭宏大观非遗艺术馆。馆内,一幅幅精美的影雕作品让人赞叹不已。从细腻逼真的人物肖像到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卷,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影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们亲手体验影雕的制作,近距离感受这门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为更深入了解影雕文化,实践队员们对非遗影雕传承人蒋清兰老师进行了采访。蒋老师详细介绍了影雕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独特的工艺特点,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影雕的传承与发展时,蒋老师表示:“影雕作为一项古老的非遗技艺,虽然面临着现代文化冲击等挑战,但也有着新的发展机遇,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和学习影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在此次实践之旅中,实践队员们走进大岞村史馆,回溯渔村往昔的岁月,在惠女风情园感受惠安女文化的独特魅力,于非遗影雕馆领略传统技艺的精妙绝伦。每一段经历都在实践队员们心中种下传承的种子。未来,青苗社会实践队将怀着对文化的炽热与尊崇,奋身投入文化传播的伟大事业之中。让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的洪流里,绽放出独属于自身的绚丽华彩;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让文化的火种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照亮民族精神的征途。